钛合金锻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制造业中。近β型高强高韧钛合金Ti1023已应用于波音777飞机的起落架部件中,使得波音777飞机上的钛用量几乎翻了一番,每架飞机减重近270kg。A380已经在探讨使用Ti1023合金大型锻件作为主起落架的传动装置。若能实用,这将是长达7m的钛合金锻件。
钛锻件厂家也将BT22钛合金锻造构件应用在了Su-27、IL-76、IL-86、IL-96,安-124和图-204等主干线客机和重型运输机的机体和起落架的大型承力构件和部件中。在飞机发动机中,钛合金锻件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主要用于使用温度在853K以下的风扇和压缩机零件。典型的使用部位有风扇叶片、外壳、盘件,压气机叶片、盘件、短轴、外壳等。我国研究人员经过先采用β锻造得到一个网篮(条状)组织的叶盘预制坯件,再通过控制变形量,使叶盘预制坯件外缘(叶片部位)局部大变形以球化条状α获得等轴组织,得到了叶片为等轴组织,轮盘为网篮组织的发动机整体盘件,在航天领域,钛合金锻件被用于火箭及卫星推进发动机的燃料箱、姿控发动机外壳、液体燃料涡轮泵的叶片和吸人泵的入口段。通常使用的卫星推进系统成品油箱的壁厚不到1mm,由25mm厚的半球形壳体锻件加工而成。
随着钛合金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领域,钛合金锻件锻造工艺作为钛合金重要的加工手段,也将在钛合金的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我国的钛合金加工起步较晚,跟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不少的差距。目前,国内的钛合金锻造还是主要以常规锻造为主。由于温控等技术方面的原因,近β锻造虽然有研究,但真正的应用还十分有限;由于成本太高以及等温模具的寿命太短等问题,等温锻造仅仅应用在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